
在當今追求極致速度的小球時代,籃球是否還是純粹的巨人運動?“一寸高一寸強”的道理在球場上還能否行得通?
由於老將控衛範弗裏特在休賽期遭遇重傷,年輕的謝潑德一時難堪重任,火箭主帥烏多卡在2025-26賽季常規賽揭幕戰亮出了一套令人驚訝的首發陣容:
控衛:阿門-湯普森(6尺7,2米01)
分衛:杜蘭特(6尺11,2米11)
小前:小賈巴裏-史密斯(6尺11,2米11)
大前:申京(6尺11,2米11)
中鋒:亞當斯(6尺11,2米11)
這套陣容中除了身高2米01的阿門,其餘四人均為“211高材生”,總高度達到了411英寸,平均身高達到了驚人的2米09。
五位身高超過2米的“巨人”同時首發登場,這樣的場景可不多見。籃球媒體人羅伯-佩雷茲立即在社交媒體上發文道:“如果我沒記錯,這套陣容就是NBA曆史最高首發,此前為2020年園區的掘金。”

2019-20賽季的奧蘭多園區,邁克-馬龍主帥確實在掘金對陣奇才一役派出了NBA史上最具海拔效應的陣容之一:
控衛:尼古拉-約基奇(6尺11,2米11)
分衛:傑拉米-格蘭特(6尺7,2米01)
小前:波爾-波爾(7尺3,2米21)
大前:保羅-米爾薩普(6尺7,2米01)
中鋒:梅森-普拉姆利(6尺10,2米08)
這套先發陣容總高度達到410英寸,僅比火箭的五大陣容矮了1英寸(約3厘米)。
所以,烏多卡的排兵布陣,真的創造了曆史紀錄嗎?

時間回到1999年那個隻有50場比賽的縮水賽季,由於主力控衛史蒂夫-納什和主力小前鋒加裏-格蘭特在常規賽後期雙雙受傷,“瘋狂科學家”唐-尼爾森大手一揮,在常規賽的最後一戰排出了這樣一套看似有些離經叛道的陣容:
控衛:休伯特-戴維斯(6尺5,1米96)
分衛:邁克爾-芬利(6尺7,2米01)
小前:德克-諾維茨基(7尺,2米13)
大前:克裏斯-安斯蒂(7尺,2米13)
中鋒:肖恩-布拉德利(7尺6,2米29)
盡管戴維斯身高不足兩米,但有當時的聯盟第一高度“大竹竿”布拉德利坐鎮其中 ,這套首發陣容的總身高達到了414英寸(約10.51米)。經過數據考證,這才是真正的NBA曆史最高紀錄。

老尼爾森作為“跑轟戰術”的鼻祖之一,畢生追求的籃球哲學就是:速度、空間和進攻。他排出的這套曆史最高首發陣容中,除了主要價值體現在防守端的布拉德利,其餘4人均有一定的遠投能力,諾維茨基更是籃球曆史上大個子投籃技術的革命性和標杆人物。
此外,當時的獨行俠是一支不折不扣的魚腩球隊,在先後得到納什和諾維茨基後,他們仍處於重建的初期,球隊對戰績沒有太高要求。這為老尼爾森提供了試錯的寬容環境,他可以盡情挖掘球員的潛力,試驗各種奇葩陣容。

那麽,獨行俠和火箭這樣曆史級身高首發陣容的效果如何呢?獨行俠在那場比賽中100-110不敵超音速,常規賽最終以19勝31負收官,無緣季後賽。火箭開季前兩場遭遇連敗,直至第三場將亞當斯拿下首發,換上1米93的約什-奧科吉後,才收獲賽季開門紅。
高大陣容在籃板控製、內線防守和投籃視野上的優勢顯而易見,但移動速度的欠缺使其在防守外線球員和應對攻防轉換時格外吃力。現代籃球的發展趨勢是位置模糊化,而非單純的身高堆砌。籃球比賽的終極目標不是更高,而是更高效,球員的多功能性和技術全麵性,顯然比身高更為重要。
(NBA官網)
網站聲明:24足球直播提供的部分足球直播,NBA直播,CBA直播,英超直播,亞冠直播等信息轉載於各大門戶網站或媒體報刊,如有侵權,請及時聯係足球直播,香蕉视频网址會在第一時間刪除。
Copyright © 2021-2024 24直播網. All Rights Reserved. 浙ICP備2021027940號-1